线下行动的意义在于人与人的连结、传播效应、推动政策。
不同类型的行动中,所包含的角色往往是多样的:低风险的活动也可能通过策略升级产生一定的破坏性,而高风险的行动中也常常有相对风险较低的参与方式。
警察的镇压程度通常与行动的破坏性相关。相对不具破坏性的策略——如抗议型的游行或公共集会——一般不会遭遇严厉的警力镇压或阻挠。街头游行的主要作用,往往在于通过人数的规模制造媒体关注与公共压力,因此其后续传播至关重要。但也正因其破坏性较低,单次的抗议行动通常难以直接推动实质性改变。
对我们的社群而言,海外青年整体上仍处于公共参与的起步阶段,因此无论是带有庆祝或纪念意义的活动,还是围绕特定政府或议题发起的“中低风险”线下集会,都是我们投入和锻炼社群线下直接行动参与的重要契机。
本资源旨在帮助大家了解不同风险等级的线下行动类型,思考作为【参与者】如何保护个人隐私、有哪些实用的参与贴士,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准备和安全参与。
线下活动参与者自查清单
Offline Public Event Participant Checklist
-
1.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自由与集会的权利
条件:公共空间、和平集会、不妨碍执法和社会治安等。
2. 优先考虑的公共空间: Traditional public forums > designated public forums > limited public forums > non-public forums
“传统公共区域”(traditional public forums)包括公立公园、人行道等。在这些区域发声,政府/执法者不能因政治观点而对行动者区别对待(viewpoint discrimination)。
内容上的限制:儿童色情、煽动立即的暴力等。
“Time, space, manner”限制:公园开放时间、投票点等。
3. 游行许可与警方的执法范围:
公共空间的集会与游行,只要不阻碍交通和人流,不需要向警方申请许可。
什么时候可能需要申请许可:超过一定人数(取决于当地和场地的规定)、需要封路、需要使用扩音器等。
即使没有申请许可,警方不能随意禁止游行集会、逮捕行动者;申请许可时,警方也不能随意限制行进路线、限制具体议题、禁止扩音器的使用等。
注意:涉及非公共空间、私有财产、人身伤害的另当别论。
4. 留学生等非公民的政治参与权与风险(以美国为例)
理论上,除了投票权和被选举权之外,美国宪法给予公民和非公民同等保护。但实际上,非公民政治的政治参与权正受到挑战,更容易在面临执法人员时处于不利境地,尤其是涉及美国“国家安全”时。最高法院也曾支持也曾反对美国政府遣返涉嫌与共产党、激进组织、恐怖组织有关的外国公民。
因此,本资源建议大家可以根据你所参加的线下集会类型,当地的执法历史等因素来决定如何自我保护。
-
如何评估一场游行安全或危险性?在你采取相对应的安全措施之前,可以先做行动和个人的情况评估。以下三个问题供参考:
1)我是本次线下集会的?
参与者
志愿者
组织者
2)我即将参与/组织的活动类型是?
泛文化、社交类活动(电影放映、沙龙等)
庆祝类、周期性的游街活动(劳动节、骄傲节等)
有政治诉求的主流抗议游行活动 (声援堕胎权、生育自主权等游行)
象征型的直接行动(快闪行动、行为艺术、横幅悬挂等)
干扰、破坏型的直接行动(封锁、堵路,罢工,占领等)
*上面列出的线下集会和行动形式仅供参考,并不构成一份全面的清单。
3)我对活动了解多少?
我只对议题有一些了解
我经常参加这一类的活动
我是这活动类的常驻志愿者
我有核心组织者的联系方式
我在有行动组织者的群聊里
-
低风险的线下集会通常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、组织较为公开、抗议形式温和,且不太可能遭到警方镇压或法律追责的公共行动。可能需要考虑的风险:个人身份暴露。
参与贴士:
随身携带水和一些能量补充的食物:保持体力,防止低血糖或脱水。
使用舒适的背包,穿运动鞋或适合走动的鞋子:方便行动,也能减少疲劳。
提前给手机充好电:方便联系、导航、拍照记录或紧急联络。
参与前后好好休息:行动是马拉松,不是冲刺,照顾好身体是长期参与的基础。
不需要全程参与:根据自己的状态调整节奏,累了可以边上休息或提前离开,关注身心需求。
享受过程,保持快乐:和朋友一起行动、认识新伙伴、在公共空间表达立场的过程,本身就是一种能量
附加建议和可选物品清单:
表达与隐私
自制标语牌:传达你的立场,也有助于吸引关注。
口罩:既可防护健康,也有助于保护身份隐私。
帽子、墨镜:防晒的同时也能遮挡面部特征,降低被辨识的风险。
长袖长裤:遮盖容易识别的纹身或身体特征。
安全与照应
告诉信任的人你的参与计划,或与伙伴结伴参与。
简易急救包/创口贴:处理擦伤、水泡或鞋子磨脚等小状况。
紧急现金和证件副本:在突发情况或无法使用电子支付时备用。
后勤支持建议(有余力或者不直接参与游行的朋友都可以做的)
多准备水和能量补充的食物,为参与者提供必要补给。
在现场分发资源:如水、标语牌、口罩或协助指路。
拍照与记录:可视情况记录行动过程,但需注意他人隐私和安全。
行动后的反思与传播
写下当日的感受与经历,便于回顾、学习或后续创作分享。
如需传播照片或记录,请模糊他人脸部、遮挡可识别特征,并清除照片的元数据(如定位信息)。
-
中等风险的行动可能包含未经申报的集会、路线未固定的游行、情绪较激烈的示威等。除了低风险行动中提到的基本准备外,建议参与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行动前的判断与准备
1. 了解组织方背景
是谁发起的行动?他们的政治立场、以往的组织经验、合作伙伴是谁?
在当地社运社群中的口碑如何?是否值得信任?
2. 了解当地警察执法情况
当地警方是否有过对示威者施暴或滥用武力的记录?
涉及暴力执法的警员是否曾被追责?警察与社会运动关系现状如何?
3. 观察现场氛围与情绪
群体情绪是否稳定?是否有人煽动对抗、挑衅或暴力行为?
行动是否按原定路线进行,还是因情绪激烈出现偏移或混乱?
4. 明确你的身份与角色
你是媒体观察者、队伍参与者、后勤支援、医护,还是现场记录者?不同角色面临的风险不同。
是否与伙伴有明确分工与沟通方式?
一旦发生冲突,你的优先反应是:记录现场、安抚群众、协助撤离,还是快速自我脱离?
二、行动中的建议
最重要的是亲身感受现场,体会氛围和群体力量。
你可以选择跟喊你认同的口号,也可以保持安静或发起你自己的口号。
不需要全程参与:根据自己的状态调整节奏,累了可以边上休息或提前离开,关注身心需求。
这是一个了解彼此的新机会——与你熟悉的伙伴在不同场域中互动,也有可能与其他议题或社群建立连接。
三、行动后的整理与反思
与参与伙伴复盘,交流彼此的观察与感受。
若希望分享行动经历至社交媒体,请提前与同行伙伴确认是否可以露脸,必要时对照片进行打码处理,保护他人隐私与安全。
-
高风险行动可能涉及未经许可的集会、封锁、占领、与警力直接接触等,潜在后果包括被捕、受伤、身份曝光或遭到移民执法介入。请在参与前充分评估自身状况与承受能力,并做好全面准备。
一、行动前
1. 心理与生理准备
评估自身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,确认是否适合参与高强度或长时间的行动。
参与前确保充足睡眠、进食和水分补充。
2. 通知可信赖的人
告知家人、朋友或律师你的行动计划(无需透露细节),请他们留意你的行踪。
若有移民身份顾虑,建议提前与移民律师沟通。
3. 安全计划与资源准备
探寻周边支持资源:可以应急协助的邻居、信任的社群组织、当地媒体或援助机构。
若你持有学生签证,了解所在学校/移民局关于抗议参与的纪律或法律后果。
4. 法律与执法风险评估
熟悉所在地警方的执法历史、暴力记录、与移民机构(如ICE)的合作情况。
阅读并参考《Know Your Rights Resource Toolkit》:https://nakasec.org/resources/know-your-rights/
理解你作为行动参与者的法律权利,包括遇到警察时的应对方式。
5. 装备准备
写下紧急联系人(律师、亲友)电话号码,可写在手臂上或随身携带纸条。
基本装备包括:护目镜、防催泪瓦斯用品(如抗酸水/牛奶)、简易急救包、口罩、耳塞等。
避免携带私人手机,或使用临时设备;关闭面容/指纹识别、定位、蓝牙与Wi-Fi。
准备应急包:包含现金、证件副本、药品、备用衣物等。
6. 安排生活与委托
若行动后短时间内可能无法返家,建议提前安排好以下事项:
生活托付:请可信赖的人照看孩子、宠物、日常事务。
工作/学校请假:了解相关流程,提前准备。
信息与文件备份:将护照副本、出生日期等信息交由信任对象保管。
7. 与伙伴协调
避免单独行动,尽量在可信赖的社群中参与行动。
与伙伴分工明确,保持联络方式畅通。
熟悉行进路线、出入口、交通站点,预判可能的风险区域。
二、行动中
1. 现场身心策略
持续关注自身状态,避免过度消耗或冲动行为。
根据天气适当穿着,携带水、能量补给和防晒防寒用品。
2. 应对警察与镇压措施
面对催泪瓦斯:佩戴护目镜;迎风站立;用抗酸水自上而下冲洗面部;切勿揉眼。
面对橡胶子弹或震爆弹:背对爆点蹲下,听从现场指挥。
警惕电子设备被非法搜查:使用强密码,关闭生物识别与定位功能,不携带敏感内容。
3. 动态监测与行动决策
实时观察现场局势:是否出现警察调动、冲突、群体失控等情况。
站在人群边缘,预留“缓冲带”,便于进退。
熟悉附近的撤离路线和安全避难点。
若法律观察团或媒体在场,了解他们的职责和所在位置。
三、行动后
1. 健康与身体恢复
若受伤或感到不适,应及时就医。
检查是否吸入过量催泪瓦斯或有其他后遗症。
2. 法律与安全处理
若有人被捕,立刻联络法律支援热线(如 NLG、移民律师)。
删除行动中拍摄的敏感照片、聊天记录和导航轨迹。
3. 情绪调适与复盘
允许自己感受并处理情绪反应,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。
与伙伴交流、复盘经历,梳理经验与教训。
4. 信息公开与传播
不发布他人清晰可识别的面部图像。
若需发布照片或记录,请进行打码处理,并移除元数据(如定位信息)。